参加朱日和军演,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特种兵
刘晓鹏在侦察兵障碍中跨越蚂蚁洞
刘晓鹏的双手掌心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右手手背上还有几个明显的伤疤。“这些应该是练习匍匐过铁丝网时受的伤。”看着这些伤疤,刘晓鹏语气轻松。
但能在短短两年内,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士兵成长为一名特种兵,刘晓鹏付出了不知多少汗水。他说:“虽然很辛苦,但在部队的2年不仅圆了我的军装梦,更磨炼了我的意志和体魄。”
不抛弃,不放弃
2012年9月,刘晓鹏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11月,校园内悬挂起征兵海报,这唤起了刘晓鹏心中埋藏已久的军装梦。原来,刘晓鹏的外祖父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刘晓鹏便觉得,外祖父有种和他人不一样的硬朗气质。外祖父口中的军旅生活,在当时只有7、8岁的刘晓鹏心中埋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2014年9月,他说服了家人,正式入伍,服役于原成都军区第14集团军某旅。
从小经常锻炼身体的刘晓鹏,很快在新兵营中脱颖而出,但他也有短板,“按照规定,完成8个引体向上才算合格,我们班长要求高,得做10个。”可是刘晓鹏最多只能做到4个,为此没少被罚跑圈。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刘晓鹏说,只有继续练下去。他抓紧一切时间,增强上肢力量,同时在训练的间隙,加练单杠项目,终于在考核时达到了班长的要求。
“不过,我最害怕的其实不是单杠。”刘晓鹏说,在校参加军训时,他就受不了站军姿。到了部队才发现,军训时站的军姿太小儿科了。“在太阳底下,膝盖、两手和两腿之间各夹着一张扑克牌,一站就是个把小时。”新兵营的驻地在昆明,天气不热但太阳格外毒辣。10月的一天,刘晓鹏像往常一样洗漱,却感觉“怎么都洗不干净”。跑到镜子前一看,他才发现自己脸上已经被晒脱了皮。
“不抛弃,不放弃。”感到疲惫时,刘晓鹏便用 《士兵突击》中的这句经典口号鼓励自己。2015年1月,刚刚结束新兵营的生活,刘晓鹏便跟随连队进行一次为期两周的野外拉练。
在他的日记中,2015年1月20日被称作“噩梦般的一天”。由于前两天露宿时帐篷被积雪压塌,衣服被褥都让雪水浸湿,这一天刘晓鹏发起了高烧。但他坚持着不愿去后方的收容车,硬是走完了50多公里,没有掉队。直到当天部队驻扎后,几近虚脱的刘晓鹏才和另外一些生病的战友一起,去镇上医院接受治疗,此时他已高烧39.7度。“我们临时借用了医院,军医给我们挂上吊瓶,就在走廊里将就一晚。”
朱日和那次冲锋
2015年6月,朱日和演习在内蒙古戈壁上拉开大幕。从全军中挑选的各支部队陆续进场扮演“红军”,与防守方“蓝军”进行攻防对决。刘晓鹏所在旅便是当年的参演部队之一。
为了尽可能模拟战场环境,在进场前还从各连抽调战士,进行专门的心理战训练,刘晓鹏便是其中一员。“其实我们的心理战更多是针对本方战士的心理疏导。”刘晓鹏开玩笑说,他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打快板。
2015年8月,部队坐了3天3夜火车赶往洛阳,演习的第一个项目“千里机动”便开始了。全旅换乘卡车,3天之内赶到演习地点。刘晓鹏原本以为,内蒙古都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没想到演习地点是一片荒凉的戈壁,“连地上的草都是枯黄的,吃饭时满嘴沙子。”
“当兵不去朱日和,穿上军装又如何!”这是出发前,旅长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等到走上“战场”,刘晓鹏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一次,他们连奉命通过蓝军布下的雷场,打开前进的通路。冒着蓝军猛烈的炮火和设下的重重障碍,他们在连长的带领下奋力前行。作为连队的通信兵,刘晓鹏一直跟随连长坚持到完成任务。但此时,他们连已经“伤亡过半”。按照导演组的指令,在之前的战斗中“阵亡”的战士可以参加下一个任务。稍作休整后,他们连和另一个连队一起向蓝军阵地发起进攻。
“当时我们连不是主攻,就算如此,等我们冲上蓝军阵地时,只剩下二三十人了。”刘晓鹏说,他根本看不见敌人,只能听着枪声判断方向,开火还击。他也在冲锋的过程中“中弹牺牲”。“朱日和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战场。”刘晓鹏说,这不是他经历的“伤亡”最惨重的一战。在一次夺取机场的任务中,进攻的两个连队一共只有十几人冲进机场。“虽然他们不是真的‘牺牲’了,但看着前进的队伍越来越小,心里真的很难受。”
被选拔为特种兵
由于综合素质突出,2016年2月,刘晓鹏被选拔成为特种兵,全连仅有两名战士入选,都在他们班。在集训中,刘晓鹏和战友们一起参加攀登、索降、滑降、投弹、武装泅渡、捕获格斗、爆破、战术、侦察设备操作等各种各样的科目。那段时间让刘晓鹏明白,什么才是魔鬼训练。武装8公里越野是家常便饭,10米高的楼房要在30秒内踩着绳子登顶,做单杠卷腹上直到双手血肉模糊……“刚开始集训时,我每天都板着一张脸。”刘晓鹏说,“因为一笑就疼,腹肌好像撕裂了”。
集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进行,时值雨季,蚊虫肆虐。“刚刚出发时就下起了雨,等我们走进热带雨林时,眼前只有各种植被,没有路。”刘晓鹏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挥舞着砍刀开路。植被茂密,山高坡陡,全副武装的刘晓鹏根本不知摔了多少次,浑身是泥。行军途中,他们蹚过了一条小溪。“上岸后大伙觉得浑身发痒,好像有什么虫子。”脱下衣服一看,每个战士的身上都爬着好几只蚂蟥。
退伍返校之后,刘晓鹏有时也会被问到后不后悔当兵,而他总喜欢讲一个故事。在一次拉练途中,他们经过昆明郊区的一所小学,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趴在大门口向战士们打招呼,“你们好!你们辛苦了!欢迎解放军叔叔!那一刻,感觉当这个兵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