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经过层层选拔,我被批准入伍,离开就读的立信会计学院,踏上了神圣而充满挑战的军旅生涯。
火车经过近1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把我送到了滴水成冰的徐州。坐上军用卡车来到部队营房,迎接我们的是战友们的震天锣鼓,以及从老兵队列中传来的掌声,这就是部队给我的第一印象:火热的军营!
新兵连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是“在军人的字典里没有放弃!”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下,我们趴在雪地中练习瞄靶,手上的冻疮好了又破,破了又好,甚至能看到骨头。发高烧到39.2摄氏度照样坚持训练。我是一个军人,属于国家和人民,我肩上的重担不允我倒下。现在想来,正是这种艰苦,让我迅速适应了部队生活,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在军务科纠察队。一年四季无论寒冬酷暑,站哨成了我的主要职责。标准的军姿是很耗体力的,刚开始我站10分钟就满身是汗,何况是一天4哨,一哨要45分钟。除了站哨之外,我每天还要3次检查营房内战士的军容风纪。后半夜还有一个小时的夜哨。整整5个月,我从熟悉到习惯,再到成为一名过得硬的纠察队员。
2005年秋天,我所在的部队参加了东海11号演习,在演习中,我被分到基地指挥所工作。在山上,我和战友们克服了没有水、电的恶劣条件,在山上搭帐篷,搞伪装,挖暗哨。白天在两米多深的暗哨中,经常可以遇见蜈蚣等虫类;半夜山头的哨位边,是当地居民的坟头。可是身上的红肿并没有使我退缩,半夜的孤静也没有使我害怕。相反,我更提起精神,毫不松懈,站岗放哨时绝不放过一个误闯的老百姓,因为误闯演习阵地,将有可能造成伤亡事故。正是这种经历,壮大了我的军人胆魄,培养了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参军第一年底,我就被评为优秀士兵,得到了部队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
2006年夏天,在安徽省某地专业驻训时,我在一次巡山途中,发现一位因高强度训练而昏倒在山中的战友,我用平时锻炼出来的体力和耐力,将战友及他所携带的装备,沿着山路足足背了近两公里,来到临时救护所及时救治,避免了伤亡事故的发生。2006年他再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服完兵役,我脱下戎装,回到母校,重新做了一名学生。这时,我更体会到部队带给我的收获,部队给予了我超出常人的毅力和无比坚定的信心。毕业后,我被上海广电集团演艺中心破格聘为会计师,但我不怕困难,不畏艰辛的部队优良作风,永远也不会变。((江跃中 秦春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