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征兵宣传实效,激励青年学子踊跃投身国防事业,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构建“五进三育”征兵宣传体系(“五进”即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招聘会、进社团;“三育”即仪式教育、朋辈教育、实践教育),以精准化、多元化宣传举措,动员广大学生携笔从戎,为部队输送高素质兵员。
“五进”广覆盖:
织密征兵宣传网络,厚植参军氛围
征兵宣传进校园。学校主动整合校地资源,将征兵宣传“主阵地”建在校园内。一方面,邀请奉贤区人武部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用政策解读打消学生“参军顾虑”;另一方面,邀请征兵体检站主检医生面对面讲解体检标准,指导学生针对性调整身体状态,提高入伍成功率;同时,组织区政考组人员为辅导员开展政治考核培训,夯实征兵工作业务基础,确保宣传、体检、政考各环节衔接顺畅。
征兵宣传进课堂。依托课堂教学主渠道,学校将国防教育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在思想政治课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科专业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让“参军报国”理念融入学习日常;同时,扎实开展军事技能训练,通过队列、战术等基础训练,提升学生国防意识与军事素养,为潜在应征群体筑牢思想与体能双重基础。
征兵宣传进社区。聚焦“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学校在学生社区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将征兵宣传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在这里,学生可随时咨询征兵政策,实现“零距离”答疑;可近距离接触退役学生榜样,感受“身边人”的军旅风采;还能享受全天候服务保障,从报名咨询到入伍准备,全程获得精准指导。
征兵宣传进招聘会。创新打造“就业+征兵”双选模式,在校园招聘会现场专设“携笔从戎”政策咨询专区。工作人员现场宣讲应届毕业生参军优待政策,针对学历提升、就业扶持等学生关心的问题逐一解答,精准动员毕业生群体。这种“就业与征兵同步推进”的做法,既拓宽了学生发展路径,又为部队筛选了高素质人才,实现个人成长与国防建设的双赢。
征兵宣传进社团。以军事兴趣类社团“铸魂团”为载体,学校将征兵宣传融入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文化节、国旗班展示等常态化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军营魅力,潜移默化坚定从军志向;同时,依托“铸魂团”组建大学生预征预储后备连,提前开展军事基础训练与思想引导,帮助学生实现从“校门”到“营门”的无缝衔接。
“三育”强引力:
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动员实效
开展仪式教育:以庄重氛围激发爱国情怀
将仪式教育作为征兵宣传的重要抓手,通过“新兵欢送会”“退伍学生欢迎会”两大核心仪式,强化情感共鸣。新兵欢送会上,佩戴大红花、分享入伍初心、教师寄语送祝福,让参军成为“光荣时刻”;退伍学生欢迎会上,退役学子讲述军旅故事、表彰先进典型,让军人荣耀深入人心,进一步点燃更多学生的参军热情。
组织朋辈教育:以榜样力量增强宣传感染力
充分发挥退役复学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培育退伍大学生先进典型,定期举办“我的军旅生活”座谈会。退役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军营成长故事与征兵政策红利,用“同龄人的真实体验”引发共鸣,比单纯政策宣讲更具说服力,有效提升征兵宣传的感染力与实效性。
组织实践教育:以红色体验坚定从军决心
依托上海市红色资源,在征兵报名关键期,组织应征青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让学生在实地感悟中传承革命精神,激发“为国奉献”的责任感,将参军热情转化为坚定的入伍决心。
通过“五进三育”体系,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征兵宣传从“广撒网”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不仅营造了“参军光荣、报国有责”的浓厚氛围,更推动征兵工作提质增效,为国防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青年人才。
资料:奉贤区征兵办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王琦 苗田川 丁旭阳
发布: 陈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