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无障碍     关怀版     繁体

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新能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5日
 

我是来自上海电力学院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赵玉骏,201012月入伍,201111月被任命为班长,2012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服役两年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于2012年荣立三等功一次。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同学有没有这种想法:现在在台上演讲的这个人当兵前肯定是个学霸,去部队两年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镀金,毕业了找个更好的工作而已。

其实不然。

当兵前,我也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课余时间爱打游戏、爱追剧、爱幻想,和大家一样天天过着学校和宿舍两点一线的日子。

不知道热衷于追剧的同学们还记不记得2010年有部很红的电视剧叫《iris》,李秉宪饰演的国家安全局情报员金贤俊就是从特种部队里选拔出来的。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激起了我的满腔热血,让我幻想着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一名特种兵或者一名国家安全局情报人员,能为我们的国家做点什么。

的确,小青年是蛮容易冲动的。

机会很快就来了,10月份,学校开始了2010年的征兵工作。记得当时还在上课,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得坐不住了,椅子上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爬一样。下课铃声一响,我就第一时间冲到辅导员办公室报了名。对于这个选择,很多人不理解,纷纷都劝我:“你都大三了,要看都快要毕业了,安分点找个好工作吧,大学生何必去吃这个苦呢!”。唐代诗人李贺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山关五十州”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无论我们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而我则义无返顾选择了军营。汉朝有班超弃笔从戎,如今我可以携笔从戎。12月,我带着老师和同学的祝福,带着家人和朋友的期望,穿上向往已久的空军蓝,憧憬着两年后的凯旋归来,踏上了开往巴蜀的列车,在隆隆的火车声中,开始了两年金戈铁马的岁月。

初入军营,我有过失败挫折,也有过失落彷徨。首先摆在我面前最严峻的考验就是如何去面对巨大的心理落差。原来部队并不是我想象中或者电视上放的那样。刚踏入军营,部队那紧张的氛围、严明的纪律就把我当兵前那快要爆棚的自信瞬间击溃,取而代之的是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和自由散漫惯了的我对令行禁止的不适应。我还很清楚地记得,来到部队的第一个晚上,我望着上铺的床板发呆:我就这么来到部队了?这跟我想象中的部队完全不一样啊!我要两年都望着上铺的床板睡觉吗?我开始思念起家里的床,开始想妈妈了……我才发现,抛开当兵前满脑子的幻想和冲动,我其实对将要在部队遇到的各种问题毫无心理准备,如何去调整自己适应部队的环境是我在后面的日子里面临的最大挑战。

作为当时团里的第一批大学生士兵,大学生的身份不但没有什么特权,反而给我带来不少压力。第一次摸底考核,体能、力量和战术成绩都不理想。我受到了班上战友们的质疑:“大学生当啥子兵嘛?身体不得行哦!”听到这番话,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从这以后,我下定决心,不能让大家小瞧了大学生士兵,只有样样是第一,才算是好兵,不管硕士还是学士,首先要当好战士!

5公里体能跟不上,我就自己利用午休时间拉体能,别人绕着飞机场跑一圈,我就绕着飞机场跑两圈;力量不如别人,我就每天睡觉前坚持做三个一百: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深蹲,平时训练的时候别人一组做30个我就一组做50个;战术训练动作不标准我就反复做,不拿到优秀决不罢休,有时练得双肘都磨出了鲜血;十二月四川的天气阴冷潮湿,从小娇生惯养的我手上的冻疮很快就裂开了,训练的时候手上淌下的鲜血和脓水滴在白色的积雪上,显得格外刺眼。班长和战友们都劝我:“算了吧小赵,不要这么拼命了,好好休养去吧,别跟自己身体过不去”。在班上身高最高的我作为排头兵,排面的整齐与否都取决于我,新兵训练都过了一大半了,要是这时候退出肯定会影响到班里最后的考核成绩。我拒绝了班长和战友们的好意,毅然选择了继续训练,班上的战友们都被我的坚持所激励,终于,在最后的新兵考核中,我们班赢得了会操第一名,被授予新兵连集体嘉奖,我也取得了全优的好成绩。正是这样的信念和胆气,让我勇于去尝试别人不愿意尝试的尝试,坚持别人不愿意坚持的坚持,也因此我收获了别不不能收获的收获。在同年兵当中,我第一批被评为优秀士兵,第一批担任班长,第一个入党。

新兵下连后,我从事汽车驾驶专业。培训期间,每天我提前一小时起床背理论,中午放弃休息时间钻研教材,晚上和班长一起探讨改进教学方法。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我翻烂了3本教材,摸索总结出一套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编写了200多页的教学要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在同年兵中第一个成为能驾驶操作,能组训教学的全能汽车驾驶员。“大学生士兵的崇文尚武果然是名不虚传!”培训毕业表彰的时候部队领导称赞道。在培训的这五个月里,在部队领导对我的关怀和班长、战友们我对我帮助下,我完成了从一名大学生到一专多能岗位尖兵的转变。

汽车驾驶员培训毕业后,我被留在司机训练大队任职,在军务处担任班长工作,协助部队机关开展日常工作和驾驶员教学培训工作。承办文件、汇报材料、起草公文、兵员和档案的管理在我的协助下开展得有条不紊。两年里,共协助部队承训空军汽车驾驶员1200余名。

2011年年底正值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系统。军人保障卡就相当于我们的社保卡和银行卡,部队官兵看病就医和领取工资全都建立在军人保障卡系统上。如果没有及时将我们部队的系统接轨,就会影响到部队官兵的医疗保障和领取工资。我们部队苦于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胜任这个岗位。就在我们部队领导们为这个问题着急的时候,大队长想到了在军务处担任班长的我:“让小赵试一哈,他是大学生,电脑方面他搞得赢!”。接到命令后,我深知责任重大,那段时间里,在完成军务处的日常工作后,我便投入到军人保障卡系统的研究中去,服务器架设、网络搭建、运行环境调试、各业务部门对接,对于学国贸的我来说,这些专业知识是相当缺乏的,我只好一边“百度一下”,通过网络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边对系统设备进行调试,往往一研究就是到深夜。起初还闹过一次笑话,值班警卫发现都凌晨一点多了,办公楼的灯还亮着而且貌似有人影在动,警惕的值班警卫马上出动应急小分队冲到办公室,看到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应急小分队站在门口,我整个人都吓懵了。

由于我们部队地处偏远的山区,无法接通军网,当时又正值雨季,山体滑坡严重,出山的公路损毁严重,车辆无法通行,每次系统需要交互数据和下载补丁包的时候我只能徒步翻过两座山,走40多里地到友邻的陆军单位借用军网,山路泥泞又危险,往往一个来回就要花半天时间,弄得满身是泥就像个兵马俑一样。我不但没有怨言,而且还乐在其中。因为一个月后,我终于赶在2011年年底前,将单位的军人保障卡系统全部调试完成,保证了大队所有官兵能及时将卡与全军联网接轨,在新的一年里能及时从卡里拿到工资,能及时凭卡就医看病。看到我的付出与努力终于得到了成效,我感到十分欣慰:虽然这只是我力所能及的一点小贡献,但是这体现了在部队正规化建设中大学生士兵的巨大作用。感谢部队给了我们大学生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和我们大学生知识报国的珍贵机遇!

母校是我扬帆出航的起点,军营给我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短短的两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大学生在这里可以百炼成钢;部队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可以在这里施展才华,让我们以当代大学生士兵崇文尚武的精神和知识报国的情怀,为部队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