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无障碍     关怀版     繁体

我永远都是一个“南沙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5日
 

以前看电视只看综艺节目,现在却对国防军事、时政评论节目情有独钟;以前对南沙群岛没概念,觉得“只是中国地图上的一串点”,现在却经常做梦梦见自己又踏上了神圣的南沙礁盘……当兵2年,22岁的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学生马博文身上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两年军旅生涯带给我的成长,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了!”

马博文心中从小就有“当兵梦”。“2012年我读大一,当时得知大学生也能从校园进入部队,我非常兴奋,当年冬季招兵一开始我就报名了。”经过层层筛选,马博文终于接到应征入伍通知书。“一想到马上要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也能站出挺拔的军姿、穿上帅气的军装,我兴奋得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然而,部队生活的艰苦超出了他的想象,高强度的训练、对亲人的思念让马博文很快就耗尽了初入军营的新奇和欣喜,经常半夜蒙在被子里抽泣:“哭得很小声,因为怕被战友笑话,白天还得若无其事地在训练场上努力训练。”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让马博文迅速成长,他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心态也从迷茫重新变得坚定。第一个月津贴发下来后,他坚持要将这笔钱打给父母:“虽然只有几百块,但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平安’,我要让父母知道我能坚持下去!”

分兵的时候,马博文毅然选择去91431部队,驻守远离祖国大陆1400公里的南沙群岛。他驻守的南沙礁盘,最近处离他国占据的礁盘仅1.8海里。“南海局势紧张,经常白天有飞机低空盘旋侦查,晚上有武装渔船靠近骚扰。天气好时,他国的礁堡、工事和炮口都看得一清二楚。”马博文告诉记者,由于危机四伏,他们时刻携盔扛枪准备斗争,有时遇到突发情况一天要有十几次紧急集合。“没有周末,没有休息,连晚上睡觉都要做好随时醒来的准备。”

除了紧张的驻守任务,马博文还要经受心理上的考验。寂寞是南沙守礁人永远的梦魇,在面积仅有800多平方米的弹丸之地上,“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是驻守官兵的生活常态。一位服役13年的老班长告诉马博文,想要守好南沙,必须闯十关:用水关、饮食关、寂寞关、收信关、恐惧关、病痛关、晕船关、想家关、炎热关、忍耐关。“怎么闯?苦练本领,坚守阵地。我之所以去南沙,就是想要上前线!”礁盘暴露在茫茫大海中没有任何遮蔽,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马博文照样摸爬滚打练战术;训练空间狭小,马博文就坚持每天做200个俯卧撑、200个引体向上、200个蛙跳等用简易设备或无需设备就能练的动作。

在班长的推荐下,他参加了本单位组织的2013年军事大比武,获得引体向上、俯卧撑和五公里负重跑三个单项第一,去年被表彰为“南沙守礁之星”,获得师级嘉奖和“优秀士兵”等荣誉。如今虽已退伍、重回课堂,但两年的部队生活在马博文的生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至今还常常梦见在南沙礁盘上举行的升旗仪式,为了守好那片海域,我们每天都对着国旗庄严宣誓:人在礁在国旗在,誓与岛礁共存亡。现在虽然不当兵了,但我永远都是一个‘南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