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无障碍     关怀版     繁体

繁华都市里的“最美逆行者”,始终鞭策自我勇攀高峰的追梦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5日

上海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典型

   ——华东政法大学  郭宇航

微信图片_20200924150047.jpg

我们消防人,勇敢、忠诚,血比火热、心比火红,这种使命担当是一生相伴的。就算是现在,脱下军装,我依然是个兵;告别军旗,我依然属于那支劲旅。身份变了,使命不会改变。”这是华东政法大学退伍学生经济法学院本科生郭宇航在本年度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上的一席感言。八一建军节前夕,上海市发布了沪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光荣榜,20名来自全市不同行业的优秀退役军人获此殊荣,郭宇航位列其中。他是年纪最小,并且是唯一的一位大学生退役军人。仅仅一周不到的时间,他又被评为“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一、繁华都市里的“最美逆行者”

出生于1999年的郭宇航,曾是灾害现场的“最美逆行者”。从小到大,郭宇航一直怀揣“军人梦”。18岁那年,他决定携笔从戎。郭宇航担任普陀区唯一一辆特种救援车辆战斗员,参与交通事故、水域救援、高空取物、灭火攻坚、营救群众等各类救援行动百余次,更是在多次行动中与“死神”赛跑。他所在中队辖区的一个立交桥上,曾发生一起七八辆车连环相撞的事故,当时已经是凌晨一两点。夜晚灯光十分昏暗,救援环境非常恶劣。那是郭宇航第一次深夜出外勤,既激动,又有些害怕,但真的到达现场时,只有一个信念:必须尽快救人!

2018年4月15日,上海市某高层公寓12楼突发火灾,郭宇航与战友火速赶到现场,投身火海展开救援。楼道内浓烟滚滚,能见度几乎为零,就连强光手电也失去了作用。经过长时间救援,在他的空气呼吸器压力已不足三分之一,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郭宇航仍然奋不顾身、拼尽全力救出了一对母女。

事后,有人问他:“你的空呼已经报警了,你还在施救,不怕死吗?”他说:“怕,我当然怕。我们消防兵又不是钢铁侠,我们也是血肉之躯,我们也会受伤,也会害怕,但我从未后悔我所作的这个决定。作为军人,我们不是生而勇敢,我们只是希望,可以拯救那些无助和绝望的人,让生命可以继续延续,这是我们消防兵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始终鞭策自我勇攀高峰的追梦人

一年的消防兵时光,郭宇航穿梭在不同的火灾现场,血火淬炼、生死考验,让他变得更加勇敢、忠诚和坚毅。由于国家2018年武警部队改革,大学生消防员要集体退出现役,因此,郭宇航提早了一年回归校园。退役后,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在肩。学校武装部的老师告诉记者,郭宇航积极宣传征兵入伍政策,多次作为征兵宣讲团成员,走进学院与学生面对面宣讲入伍政策、以自己切身经历鼓励大学生参军报名,弘扬国防文化,被评为华东政法大学征兵宣传大使。

在返校复学后,郭宇航更加专注自己专业的学习,刻苦努力,讲究方式方法,这也换来了他专业课成绩近乎满绩,各类奖学金几乎从不缺席的亮丽成绩单。“如此努力学习和奋斗,是因为这才是更好地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基础。”郭宇航说,他始终牢记部队指导员对他的教导:“所有难走的路,都是上坡路”。回首自己离开家乡,到进入部队,再到返回校园,他似乎从来没有享受过清闲的周末,始终不断地迎接挑战。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任职期间,郭宇航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回访部队和线上咨询的方式,多次为部队老兵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士兵合法权益。“这是战友们对我的信任。”郭宇航介绍,目前,自己正致力于推动建立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和上海消防的共建点,并且开辟专栏为退伍军人维权提供专业的平台。“退伍不褪色,这是我目前能为部队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三、扶贫助学点亮希望之光的青年使者

如果要给你眼中的郭宇航加贴两个“标签”,熟悉他的师生给出的答案都是相似的:是优秀的退伍大学生士兵,也是热衷扶贫助学公益事业、点亮希望之光的青年使者。

虽然出生在河北邯郸贫困家庭,但因国家助学政策而实现大学梦的郭宇航,始终怀揣自强不息、知恩感恩之心,热心公益活动。“教育扶贫也是国家扶贫攻坚关键时期的抓手,扶贫先扶志,还有很多贫困学子需要走出大山,实现人生梦想。”就这样,郭宇航在2019年主动报名参加学校资助宣传大使的评选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和培训,作为华政的资助宣传大使,随队走入祖国大山。

利用暑假时间,郭宇航送政策下乡,送政策回校,短短半个月时间里,翻越一百多公里的山路,走访了家乡6个贫困村、几十户贫困家庭,为他们一对一地进行国家助学政策的宣传和讲解,为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点燃了求学的希望之光。“宣传大使就像共享单车,对于一些偏远村落的人来说,我们就是要把政策落实的‘最后这一公里’补足,载着需要帮助的人,搭上国家资助的便车。”郭宇航这样理解“宣传大使”的意义。

后来,郭宇航还获得了上海高校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一等奖的荣誉,但这不止是自己抽屉里的一份珍藏与纪念,还是促使他参与筹建华政资助育人主题工作室的一种动力和鞭策。“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传递希望!”郭宇航满是期待。

四、对话郭宇航

记者:当兵,是因为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情结吗?

郭宇航:2017年的夏天,我收到了华政的录取通知书,里面就有征兵宣传手册。我从小一直对军营心生向往,非常想体验部队生活,就去应征入伍了。如果有特殊的情感的话,那时正逢《战狼2》热映,加上国家积极宣传征兵,很多学长学姐的军营大片,让我看得很燃!那一年的9月29日,我成功通过各项检查及考核,领到了迷彩服,坐车前往上海消防新训团,成为了五连猎鹰连十三排62班的一名新兵。

记者:离开部队重回象牙塔,人生和思想上有什么蜕变和成长?

郭宇航:经过烈火融铸、战场洗礼,让我对国防建设、国家忧患和国民担当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深刻,军人身上的韧劲和铁血,也深深镌刻在了自己身上。同时,当了消防员后才发现,消防员这类群体里有很多需要社会重视、大众关注的地方。作为“军装下的法学生”,我希望,能在国家应急法律方面继续发光发热,使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能够更加完备,帮助我们的消防员群体更有力地应对突发灾害。

记者:除了学习,你还参与扶贫助学公益宣传、法律援助中心等,能量十足。在时间管理上,自己有什么秘诀分享?

郭宇航:没有人是超人,可以顶住所有压力。主要还是要自我心态调整好,张弛有度。对于一个奋斗者来说,忙碌是生活的常态,休息是生活的馈赠。忙碌的时候要明确目标,提高效率,始终要逼自己一把,人永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强;休息的时候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我喜欢跑步、健身、看电影、吃美食、听摇滚乐,放松自己,让自己的压力在短时间内得以释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