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无障碍     关怀版     繁体

关于开展“故乡指导员”活动的几点思考

作者: 嘉定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主任、区人武部部长 胡炜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1日

开展在役士兵“故乡指导员”活动是本市各级兵役机关、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征兵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这一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上海籍战士安心军营、接受锻炼、提高素质、建功立业、为家乡争光,受到了部队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但如何使这一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我认为要做到“三个突出、三个防止”。


一、  要突出思想性,防止活动庸俗化


近年来开展的“故乡指导员”活动为什么能受到上海籍战士的欢迎、家长的拥护和部队各级领导的支持,主要是因为活动主题鲜明。但是,随着这一活动的持续开展,也要防止有的同志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或者作为游山玩水的借口。为此,一是要搞好思想教育。要利用到部队看望、慰问时机,进行集中学习教育。通过开展传统教育,进一步激发上海籍战士热爱军营,报效祖国、崇尚荣誉之志。通过开展典型教育,特别是通过对在部队政治思想好、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的上海籍战士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进行现身说法,努力形成人人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搞好随机教育。要进一步拓宽、延伸这一活动,除了到部队进行面对面教育外,各级兵役机关、有关部门还要充分调动战士家长的积极性,一起采取经常性的书信、电话联系等方式进行随机教育,以此激发战士安心军营,爱岗敬业。三是要搞好个别访谈。针对极少数后进战士,各级兵役机关、有关部门要制定帮助计划,指定人员分工负责,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协助部队一起做好工作,进行一对一的思想教育和沟通交流,为他们早日迈入先进行列打牢思想基础。


二、要突出时效性,防止活动格式化


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大多在新兵集训时段,组织兵役、民政、双拥等机关部门领导,通过实地看望、慰问的方式,开展“故乡指导员”活动,这已成为一种基本模式。但我们要注重突出活动开展的时效性,切实防止活动格式化。一是要把握好开展活动的时机。通常来看,新兵入营、分配专业、技术学兵、考学落榜和入党、转士官、提干等节点是战士最容易发生思想波动的时期,我们就是要在这些关键时期抓好“故乡指导员”活动,帮助战士渡过难关,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的军旅生涯。二是要双管齐下互相联动。走访不仅仅是到部队去走访,还包括对士兵家庭的走访。士兵在部队出现的思想问题,往往根源在士兵家庭。通过对士兵家庭的走访,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思想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此,我们在走访部队的同时,也要做好士兵家庭的走访,只有双关齐下互相联动,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参与活动人员要广泛。针对不同的时机、不同的问题,可以组织民政、双拥、基层武装部、学校、村(居委)、家长等人员进行开展活动,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处理好问题和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四是着眼解决士兵的后顾之忧。双拥、民政等部门,要严格落实政策规定,及时发放优待金,及时帮助军人家庭维权,要结合每年的“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区、镇、街道领导和村、居委会干部要深入战士家中,看望慰问军属,了解困难,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以解除战士的后顾之忧。


三、要突出互动性,防止活动单一化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兵役部门事先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制定开展活动的具体方案,防止把活动开展成简单的上门走访慰问。一是要进行征接互动。在每年的征兵期间,各级兵役机关、有关部门要及时与接兵部队干部进行沟通,掌握了解部队基本情况、驻地环境气候等特点,指导新兵尽快适应部队生活。还要主动把新兵的思想、现实表现、家庭状况等第一手资料提供给接兵干部,为接兵干部回到部队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兵思想工作打好基础。二是要进行军地互动。新兵入营后,各级兵役机关、有关部门和家长要经常与部队保持联系,了解战士在部队的思想、生活、训练、工作等情况,及时帮助战士修正思想偏差。三是要进行上下互动。区兵役机关要及时掌握镇、街道兵役部门对战士的跟踪教育和管理情况;镇、街道兵役部门要及时收集村、居委反应的情况;村、居委干部要经常上门和打电话、写信了解战士的现实思想和表现,通过上下互动,及时拿出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故乡指导员”活动。(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