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0日,一个与本文主人公素不相识的群众,投书区征兵办,慷慨陈词,要求宣传叶盈栅同志的事迹。写信人是一个儿子在征兵体检中刷下来的普通市民,他写道:“儿子当兵没走成,我开始不理解,还认为是体检医生做的手脚,但是,我从邻居们那儿听到叶盈栅的事迹后,很受感动……像叶主任这样的‘国防痴情汉’,不正是时下人们学习的楷模吗?”
接下来,笔者又接到一个又一个强烈要求宣传叶盈栅的请求,他们是连续看望叶主任9次的区人武部部长陈安静,是叶盈栅所在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苏院长,是区卫生局的小董,是市征兵办林秘书,是市卫生局的孙主任,是武警某部吴副队长……。
普通群众、应征青年、军地领导,等等,数以百计的人们都来请求宣传叶盈栅,激起了笔者强烈的好奇心:叶盈栅有什么突出成就和惊心动魄的事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支持他、拥护他、热爱他?
平凡人普通事,一干就是十五年
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叶盈栅进行了采访,结果很快就陷入失望。问来问去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挂在他嘴边的就是一句话:“这些都是我本职工作,我应该干好它的,请你们多采访一线的同志们吧。”但是,随着深入采访,笔者越来越感到,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事,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国防事业的痴情之心,下面就是人们红着眼圈,噙着泪花讲述的故事。
“老叶在征兵体检战线上整整奋斗了15年,每年自征兵准备阶段开始到送走最后一个兵,他每天都是白天到医院上班,晚上在区人武部上班,别人两班倒,他是班班都不倒,工作到晚上12点以后都是常有的事。大家见他这样辛苦就说:‘老叶,这么拼命图个啥?’这时,叶盈栅就抬头朝对方嘿嘿一笑说:‘兵者,国之大事,别看我手里小小张头,每张可都关系着国家大事啊。’就这样,叶主任15年如一日做着基本相同的工作,却不是简单的工作!”
“叶盈栅不仅是区征兵体检站的负责人,而且还是市征兵体检工作的权威带头人。近10年来,市里组织征兵工作业务培训,所有征兵体检业务方面的课程都由叶盈栅负责讲授。10年来,全市19个区县(2009年并为18个区县)征兵体检组的1000余名医生,几乎都是叶主任的‘弟子’。市征兵办和卫生局领导每次谈到叶盈栅都要求说:‘他为促进全市征兵体检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做出重大贡献’”
“叶主任是个十分热爱钻研的人,对于每年体检标准和变化,特殊要求,以及引入的新内容,都如数家珍。2007年,上海首次引入心理测试项目后,出现淘汰率过高的问题。叶主任为查明原因,自己对系统进行逐项测试,认真分析给出各种答案可能因素,先后对500余名应征青年进行问询。归纳出三条原由:部分青年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以及入伍服役态度不端正。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增强了科学性。”
点滴事见真情,和风细雨沁心芳
一个人在生命和工作之间的选择结果最能显示一个人的情操和品德。叶盈栅选择了后者,做出了让所有人都为之感慨的优秀答案。
“活着就干,死了就算。”,这是孔繁森的名言,现在也成了叶盈栅的座佑铭。今年7月,他常常感到浑身酸痛,精力时时不够用。为了更好的迎接今年的征兵体检工作,他决定先看看病,结果被查出患胰腺癌。所有知道这一消息的同事、领导和普通群众都为之扼腕叹息,然而,叶盈栅却轻松地笑笑说:“别担心,我没事的,我会把工作完成好的。”
在珍贵的生命和国防事业面前,他选择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国防事业之中。他首先加快了《上海市征兵体检工作手册》的编写速度,每天加班的时间更长了,常常到深夜12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苏院长多次走进叶盈栅的办公室,含着泪说:“叶主任,快快去休息吧。”可是他还是微笑着说:“院长,请您放心,我身体很好呢,看,就快编完了。”朴实的人、普通的话,却感人最深。
10月,征兵准备工作展开了,叶主任更加忙碌了,他完全忘记自己是一个迫切需要休息的病人,仍然像往年一样协助市征兵办组织征兵体检业务培训,协调虹口区体检站各项工作。这期间,叶盈栅的主治医师已经连续10次催促他进行化疗,都被他一次又一次推迟了。11月16日,当他得知应征青年体检合格数达到征集任务数的规定比率后,他才如释重负地笑了,他同区人武部陈安静部长说:“今年完成征集任务应该没问题了,后面的工作我相信张主任(体检站站长)会完成好的,我也会在化疗后再来看看的。”一席触动了所有在场人的最深的心弦,陈部长红着眼眶紧紧地拉着叶盈栅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呕心血育桃李,生命融入国防长城
所有接触过叶盈栅的同志都说:“老叶心里装着国防事业,牵挂着征兵体检工作落实,关心着征兵体检人才的梯次培养,唯独就是没有他自己。”2007年,叶盈栅悉心培养了一名“接班人”,已经能够十分熟练胜任征兵体检工作。同时,这一年也是叶盈栅退休年限,正当他准备安心退休时,“接班人”却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征兵体检站的岗位。叶主任虽然感到惋惜,却毅然决定“推迟退休”,继续挑起虹口区征兵体检工作的重担。
叶盈栅在医院和区人武部的大力支持下,挑选了一名业务能力强、思想基础过硬名叫张曙的主任医师。从此,他们俩就好像绑到了一起。一个教的倾心,一个学的认真,从手把手的教,到一步一步的带,很快一支优秀的征兵体检队伍又建立起来了。在征兵体检过程中,叶盈栅和张曙两人常常比着赛着,张曙关心老叶,不忍让老叶工作太辛苦,就提前上班,可是往往还是让老叶抢了先。晚上加班,谁也说服不了谁先回家。叶盈栅就想了个办法,让张曙帮自己买药,然后自己把灯熄灭、门反锁,“逼着”张曙回家睡觉。然后,自己再把灯打开继续加班。
2010年11月,张曙带着体检组的同志独立开展工作了,叶盈栅开心地成为体检组的普通一员,他常常看着张曙忙碌的身影满意的笑,他想:“今年区征兵体检任务一定能够顺利完成,我等到这次体检工作结束,也要好好的治治病了。”可是他却无法等到体检结束,病痛让他已经接受了一次痛苦的手术和一次更加痛苦的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