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工作是为部队输送新鲜血液,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征兵工作领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受价值取向、择业观念、退伍安置等因素的影响,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有所下降;受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应征青年的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受近视、肥胖等身体原因的影响,应征对象的淘汰率较高等。近年来,我们勇于直面问题不回避、敢于解决矛盾不怕难,坚持以提高兵员质量为核心,盯着矛盾问题做工作,使每年的征兵工作基本做到部队、地方、征集对象三满意,实现了连续10年无责任性退兵,多次被南京军区和上海市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我作为区征兵办主任通过多年的征兵工作实践,深刻认识到,提高新形势下的征兵工作的质量效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唱“大合唱”的局面
征兵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靠兵役机关单打独斗很难完成,必须注重发挥好地方党政部门的作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要强化组织领导,多方联手抓合力。以区、街道两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主的征兵领导小组要对征兵工作实施有力的组织领导。要通过区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和区政府常务会,传达征兵命令指示、明确职责分工、分解安排任务。区与各街道、人武部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分别签订《征兵工作责任书》,形成区委区政府、职能部门、街道三方联动抓征兵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要明确职责密切协调,加强征兵工作队伍建设。有一支政治思想好、工作作风正、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征兵工作队伍是确保征兵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区征兵办要积极主动地与公安、卫生等职能部门加强协调沟通,抽调精兵强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夯实工作基础。要坚持层层分解细化职责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具体人负责、每个关口都有人把守。为确保预征对象政治合格,区公安分局设立了由社区民警、教导员、政审组组成的“三道网”;为把牢体检关,区卫生局实行“谁体检、谁签字、谁退兵、谁负责”,增强了征兵体检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严格把关意识。为进一步激发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区民政局及时出台退伍兵安置和维护军属合法权益措施;教育部门强化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宣传教育,积极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报名参军,在部队建功立业作贡献。
二、拓展宣传渠道、大张旗鼓造声势,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
提高征兵宣传工作质量是提高兵员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拓展兵役法制宣传渠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我们的做法是抓好全民国防教育,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当兵服役、一生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实践中,我们注重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拓展教育渠道,积极与区宣传、文化、广播电视和工、青、妇等部门协调,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做到家喻户晓。利用区报、区有线台和区政务网等媒体,全方位宣传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宣传征兵的重要意义、依法服兵役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定,宣传优秀复退军人的事迹,引导适龄青年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积极报名应征。深入开展征兵宣传“四进”活动:进主要街区。组织人员到人员相对集中的街区,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国防教育片,宣传《国防法》、《兵役法》和相关优抚政策。进国防教育基地。组织适龄青年到国防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认清国稳才能家安、军强才能民富的道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军入伍的积极性。进社区。在社区、里弄采取悬挂横幅标语、出墙报、给适龄青年发一封《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应征》号召信等方式,宣传参军意义、征兵政策和优抚政策。进校园。深入高校、高中和职校,向在校大学生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印发《致全区在校大学生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家长一封信》和《征兵政策规定》,宣传征兵条件、优抚政策。利用兵役登记和初步调查摸底的时机,与适龄青年、家长和单位领导进行面对面交流谈心,帮助他们算好青年在部队锻炼终身受益的“政治帐”、当兵享受待遇与打工待业收入相比的“经济帐”,在部队成长进步的“前途帐”,切实解决好“青年怕吃苦,当兵怕打仗,家长怕吃亏,单位怕负担”的“四怕”思想。
三、注重平时打基础、关口前移,形成一季征兵四季准备的良好格局
征兵工作的时效性较强,光靠征兵期间的几十天时间是不行的,只有平时准备工作做充分了,到集中征集时才能心中有数、质量有保证。我们始终注重平时打基础、关口前移早打算,一季征兵四季做准备。近年来,我们结合兵役登记、民兵训练、学校开学等时机,提前摸清兵员底数,把工作做在平时。一是结合兵役登记摸底数。利用每年5、6月份开始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和兵役登记工作,深入学校、街道走访调查,掌握适龄青年的家庭、社会关系和个人现实表现,建立兵役登记档案,把符合条件的青年纳入征集范围;二是结合兵役执法检查摸底数。每年利用兵役执法检查时机,对企事业单位适龄员工进行核查,宣传兵役法规,提升在职员工积极应征入伍的积极性;三是结合学校特点上门摸底数。为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征集比例,采取在学校设点与上门登记、本人登记与亲属代登、集中登记与分散登记相结合的方式,在每逢期未和开学,把登记站设到普通高中、职校和技校门口,对应届毕业生、复读生逐个进行兵役登记、体格目测和文化审查,初步选定预征对象。
四、坚持搞好跟踪服务,努力解除在役士兵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
坚持在役士兵及其家属跟踪教育、服务和管理,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和健全维权机制是调动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提高征兵工作质量效益的重要环节。我们没有把征兵工作光停留在让优秀应征青年依法征集上,而是拓展工作渠道,坚持跟踪管理教育和服务负责到底,把工作一直延续到他们退伍后安置。切实让应征青年称心入伍、安心服役、放心退伍。这样一来就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和发展。我们重点做好四抓:一是抓入伍前教育。坚持在换装出发之前搞一次集体教育,鼓励新兵到部队为家乡争光、为亲人争气、为部队添彩;二是抓入营后跟踪。入营后,与部队保持经常联系,随时掌握新兵在部队的动态,特别是在春节和分兵前夕等新兵思想活跃的敏感期,及时组织人员到部队协助做好新兵的思想稳定工作;三是抓入伍后保障。坚持与民政、司法等部门联合,定期到服役士兵家中走访慰问,了解优抚政策的落实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依法维护合法权利;四是抓退役后安置。坚持走退役士兵“双向选择”安置的路子,组织退役士兵与接受安置任务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举办退役士兵就业指导专场活动,开设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班”,增强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五、严格把牢廉洁关、维护军队好形象,提高征兵工作的社会信任度
征兵工作牵涉面广、群众关注度高,能否做到公正廉洁,直接关系到兵员质量和政府、军队的形象。我们坚持工作开展前把规定讲透,使每个同志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工作进展中,我们又以“四查”入手,加强廉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维护征兵纪律的严肃性、杜绝不正之风,树立兵役机关和工作人员良好形象。一是组织领导查。即以区纪委、监委为主,组成“征兵工作纪检组”和“廉洁征兵信访组”,对征兵工作人员的遵规守纪情况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二是上级帮带查。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巡视组,对征兵工作进行巡回检查;三是落实措施查。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和廉洁征兵的具体要求,增强法纪观念和自律意识。制订《廉洁征兵实施办法》,征接双方签订《廉洁征接兵责任书》,严格落实“三级定兵”、征集结果“三公开”、调查走访“三方同行”制度,坚决杜绝收受钱物、接受吃请、带人情关系兵等现象的发生;四是监督反馈查。及时公开征兵进展情况、公布监督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网站,向应征对象家中发出廉洁征兵反馈卡收集了解廉洁征兵情况,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营造“阳光”征兵的干净环境。(缪编)